上一主题:解析普洱茶重新火爆
下一主题:配角变主角扇面收藏升
《金丝楠薄浮雕十二月令图》之“农历五月”局部图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寻宝图在千年不腐的“帝王之木”金丝楠上做雕刻,而且是在仅有1.5毫米雕刻深度上雕刻出十几层的图案,会有怎样的效果?中山五觉斋正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的“静木清缘——金丝楠薄浮雕艺术展”,向大家展示了它夺得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百花奖”金奖的魅力。在350年树龄的金丝楠木上雕刻天然生就的织锦般的金黄丝光,正是金丝楠木区分于其他木料的最大特点,使其天生就具有一种优雅怡和、泊然端静的贵气。《金丝楠薄浮雕十二月令图》是以郎世宁为乾隆皇帝创作的《清宫画十二月令图》为蓝本,展现的是寒暑更替、四时往复的气候变化和物象的交替。都取材于350年树龄的老料金丝楠木。更为难得的是,这十二块木板皆取自同一棵树材,而且还没疤结。这些现在以万元为计价单位的金丝楠木,五觉斋主人郑华星多年前是按吨收回来的,“多是建筑拆迁后回收的,也算是一种保护,否则当地人会当作柴火烧了”。而之所以选中金丝楠木作为薄浮雕的载体,“首先它有千年不腐的特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