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做大做强川茶产业建
    下一主题:第四届日照绿茶节敲定    
    浙江省红茶产制始于清同治年间,起初主要产区在温州,简称“温红”,诸暨、萧山等地亦有少量生产。新中国成立之后,浙江省红茶生产经历了发展、萎缩、恢复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8年)是我省红茶产销的发展阶段,主要靠出口拉动,红茶生产快速发展,红茶产量快速增长。红茶品种为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两类。建国之初,因港口被封锁,珠茶出口受阻,我省开始大规模改制红茶,全省红茶产制得到很大发展,制茶工艺和设备都有改进和提高,主要产品为工夫红茶,按“宁红工夫”进行加工,1955年定名为“越红工夫”。当时,主要销往前苏联和东欧,后来扩大到西方国家,由于国外茶叶市场不稳定,我省茶叶生产每年都在调整,红茶需求大的时候生产红茶,绿茶需求大的时候生产绿茶,特别是绿茶滞销时红茶生产很热。1950年,全省收购红毛茶1150吨,1951年增至4000多吨,1952年至1953年平阳和绍兴地区大部分陆续恢复绿茶生产,1955年红茶内外销畅销,绍兴、诸暨又改为生产红茶。1957年,分级红茶(后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