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做大做强川茶产业建
    下一主题:第四届日照绿茶节敲定    
    第二阶段(1979-2006年)因遭遇国际红茶市场疲软,销路不畅,我省红茶经历了萎缩阶段。1979年,经省政府批准,将桐庐、浦江、诸暨三县红茶产区转产烘青,绍兴县部分地区转产平炒青。由于国际红茶市场经常波动,加上省内红茶多系小叶种鲜叶所制,红碎茶品质不高,出口量逐渐减少,1990年下降至1703吨。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绿茶名优茶畅销于市,红茶逐渐销声匿迹。
第三阶段(2007-2012年)是我省红茶产销的恢复发展阶段。在“金骏眉”带动下,国内红茶消费兴起,红茶生产重新焕发活力,红茶产量逐年增加。我省不少茶叶产区开始尝试推出高档红茶,如杭州市恢复“九曲红梅”,庆元百山公司加工“百山红”,龙泉推出“龙泉红”、“金观音红”,绍兴市开发“会稽红”,绍兴县恢复“越红”等,全省所有产茶县市基本上都有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