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套种让普洱戴稳“绿帽子”
发布时间 2013-07-18 浏览 50782 次

普洱市区边上的茶山,茶树在阳光下毫无遮拦。本报记者 杨观 摄

  普洱市因茶得名,最出名的莫过于普洱茶,半米高、整齐划一的翠绿色茶树在山坡上随处可见,连片的茶园也成了普洱的标志。

  茶业是普洱的支柱产业。作为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普洱的茶园也成了全省最大的茶树种植地,当茶价开始上涨时,大面积单一性的茶园迅速在普洱涌现。为提高鲜叶产量,一些茶商人为地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及其他措施,虽可高产稳产,但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水源、大气的问题。

  2011年开始,普洱采取茶—林、茶—果、茶—药等模式,普洱市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和种苗补助,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户意愿选择的树种和药材,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茶园改造。

  看

  现场访点

  单一茶园 自然调控功能遭破坏

  7月正是雨季,刚下过雨的早晨,空气十分清新。尽管春茶已过,茶农吴大姐还是早早起来到茶园采茶。从小在茶园长大的她跟着家人上山采茶已有20多年了,每天都挎着大筐穿梭在整齐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