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套种让普洱戴稳“绿帽子”
发布时间 2013-07-18 浏览 50784 次
划一的茶园里。吴大姐说,近几天的茶叶不算嫩,嫩一点的春季大都采摘过了,雨后的茶叶叶片比较大,味道较为苦涩,一天最多能采四五筐。

  “今年的茶叶没前几年好了。”作为经验丰富的采茶人,吴大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茶叶的生长一年不如一年。“以前采茶时嫩叶很多,被虫吃的较少。现在叶子常被虫吃,很少采到长得好一点的茶叶,茶园里连草也不长了。雨水少了,土壤不肥沃,茶树也没遮阴的,自然也就长得不好。”放眼望去,在吴大姐工作的茶园里,几乎没大树,满满的都是半米高、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茶树,在太阳直射下生长着。

  前几年普洱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作为普洱市的支柱产业、普洱市的品牌,当地居民大多以普洱茶为生。2005年开始,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一窝蜂地出现在普洱地区,人们开始单一、大面积、密集地在台地茶园种植茶树,使茶园植被的更替能力、土壤的肥沃能力下降,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茶园自然调控功能,生态环境趋于简单化,易流行、扩散茶叶病虫害,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茶叶产品风味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