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漆与漆器
发布时间 2013-11-08 浏览 50336 次
磨推光,现出闪闪发光的金银花纹,和漆面平托于器表,十分考究。

另外,唐代又创造"剔红"技术,把朱漆层层涂在木或金属胎上,每上一道漆就用刀剔出深浅花纹图案,显出有的立体感的图象。唐代的剔红在宋、元时期很盛行,又称“雕红”,底胎用贵重金属。元代以浙江嘉兴张成、杨茂二家所制雕红最闻名,其雕法圆浑。嘉兴彭君宝又“戗金”著称。戗金是填漆的一种,在漆地上先刻好花纹图案,再填上金粉,经打磨后成器,和金银平脱相比,又别具一格。

明、清时期油漆技术继续发展。明初洪武年间在南京设立漆园、桐园、种漆、桐各千万株。永乐年间又在北京果园厂设立官局制造雕漆,由元代著名漆工张成儿子德刚等名匠在里操作,用鍮、木、锡料作胎,专供御用。宣德年间的剔红、填漆尤其优美。隆庆年间新安的民间剔红艺人黄成的作品,可以和官局果园厂制品比美。黄成还著有《髹饰录》是一部总结性的漆工专著。清代基本上承袭了前代的技术。嘉庆、道光年间扬州漆工卢葵生的作品最具特色,所制镶嵌、雕刻、造像等都有传世之作,中国的漆器和髹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