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辨工识玉
下一主题:翡翠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玉即美石也,被许多收藏者所钟爱,也因此被赋予了神秘色彩。人们在赏玉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充满神秘的行话术语。而对于初涉者来说,了解此类术语是必不可少的。
“开门”:形容绝真无疑之古玉。无论沁色、雕工、包浆等均堪称一绝流。观者往往啧啧称奇又故作大惊失色状曰:“开门!开门!典型的老三代!若在230年前进献乾隆皇帝,必得赏黄马褂一袭1
“洋油和鸡油”:和田和白玉和黄玉自古以来即为玉之极品,王逸《玉论》中有“黄如蒸栗、白如截肪”的记载。黄玉大致可分为栗子黄、鸡油黄和秋葵黄几种,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截肪”二字民间称作“羊尾巴油”,就是羊脂玉了。很多人对黄玉已不作痴心妄想,于是在羊脂白玉上便以次充好,近年在港台地区甚至有“青羊脂”的荒诞说法,或求售高价、或炫耀吹嘘,都是掩耳盗铃的行径。
“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确实细腻精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