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书画赝品
发布时间 2013-11-18 浏览 50047 次
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

  一些由艺术大师临摹的高仿真书画在我国历史上层出不穷。故宫博物院所藏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王羲之《兰亭序帖》,皆非原作,而是唐宋人的摹本,艺术水准仅“下真迹一等”。故宫的不少仿真书画,材质与笔墨都表现得天衣无缝。如清代华严《桃潭浴鸭图》,抽上用小写意点染的桃花,色彩斑斓。徐邦达先生看后欣然题字“仿制甚佳,几可乱真”。博物馆内部,为了文物的保管、展览的复制品,因为是一位大家临摹另一位大家的作品,照样可以欣赏到与原画一模一样的神韵,近距离地领略原画的风采。

  赝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赝品是相对原作而言;除了真品,其余都是赝品。狭义的赝品是指用来冒充真品的复仿品,带有欺诈性质。我们反对的是狭义的赝品。

  从某种程度上说,广义的赝品艺术可以视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因为它同样凝聚了作者的智慧。从中国画的保存寿命来讲,不过数百年至上千年,如果没有复制品、仿制品,那中国古画就会消失殆尽。真正好的赝品付出了复制者多年的心血,其代价不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