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漆器的技法与种类
下一主题:漆器鉴赏秘要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称为“漆器”。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其技法与种类如下:
描金。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
螺钿。亦作“螺填”、“螺甸”,是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上的装饰技法。此种工艺方法起源甚早,周代已流行。从现存唐代螺钿实物看来,当时已有很高的水平。
点螺。点螺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品。用贝壳、夜光螺等为原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再将薄螺片“点”在漆坯上,故名“点螺”。因点螺用料较一般螺钿镶嵌为薄,而且软,故又称“薄螺钿”和“软螺钿”。现在扬州等地,仍有点螺漆器生产。 金银平脱。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