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茶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4-02-01 浏览 48652 次
 “非遗”的运作和保护方式,来自国际范围内文化有识之士对文化保护的先进理念和先驱实践。应该说,几年来中国的“非遗”活动成果斐然、成效卓著。在茶领域,启蒙了茶产业的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对茶产业向纵深发展,打造中国茶的历史质感、发掘茶产业的丰厚底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论是已经成为“非遗”、已经登堂入室的茶品种和传承人,还是那些正向“非遗”殿堂迈进的人,茶的潜力和魅力或许才刚刚展开,来路正长。

  茶人说“非遗”

  彭峰:如果有机会 我也要尝试

  记者第一次接触南春茶厂负责人彭峰是在去年的深圳茶博会上,对他的印象已经深刻地印到了脑海中。如果让我形容他,第一个冒出嘴边的词一定是“能干”。

  2006年,就在普洱茶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彭峰投入1000多万元,在云南省勐海县工业园区购买了40亩土地,建起了14幢标准的茶叶精加工厂房、设备用房,创办了茶叶精制茶厂——勐海县南春茶厂。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没有去尝试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时,他露出了质朴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