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泛滥、鉴定失真,书画市场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 2014-02-06 浏览 51571 次

200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风云不断、高潮迭起,然而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矛盾和危机也日益凸显,伪作赝品盛行即是其中之一。伪作赝品的盛行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侵害了艺术家的权益和购藏者的利益。有些书画家为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的作品打假。一石激起千层浪,“史国良打假案”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再一次引发艺术市场中对“书画鉴定谁说了算?”“画家应不应该打假?”等问题的争议。

  

  鱼目混珠,扰乱市场

  

  实际上,书画作伪自古即有之。作伪者受利益驱使,仿制他人作品或窃换真迹或出售获利。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书画作假高潮,分别在宋、明和清末。可见,伪作赝品盛行早已成为中国书画市场中的一大顽症。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逐渐繁荣,以利益为驱动的书画造假再次沉渣泛起,形成了中国书画造假的第四次高潮。综观中国近十几年来艺术市场发展过程,制假售假、唯利是图的现象触目惊心,作假、批发、炒作、拍卖一条龙,呈现出职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