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籍的投资
下一主题:历代名公画谱
众所周知,中国古籍善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华夏子孙收藏古籍善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先秦庄子云“惠施多放,其书五车”即知华夏藏书之肇兴,乃至宋、元、明、清发扬广大,经久不衰,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藏书大家。古籍善本的收藏历代以公家收藏为量大质优,并集饱学之士研究、鉴定、编录,因而收藏的可靠性极高。
所渭善本,宋代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八《唐田弘正家庙碑》:“自天圣以来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 此外,珍贵难得之旧刻本、精抄本、精校本、手稿、旧拓碑帖等也通称为“善本”。
孤本指仅留存一份之书本。
刻本又称“椠本”、“刊本”,雕版印成之书。
古籍善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献价值。因为古书籍中所描写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它的文献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除了文献价值外,古籍善本还有版本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