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珍品复制报
发布时间 2014-03-14 浏览 50002 次
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神州集报热长盛不衰,一些集报组织和个人为了集报研究交流及满足普通集报者对早期报的渴求,也复制不少早期报(如《红都藏苑》主编古向东复制《红色中华》创刊号等)及现代珍品报(如《人民日报》“文革”前及“文革”时期“号外”),这当属复制报的第三代。

这两代复制报依复制主体、技术、数量和质量的差别,收藏价值大小不一。如羊城晚报社1997年10月1日庆祝《羊城晚报》创刊40周年时,复制了1957年10月1日陶铸题写报头的创刊号和1980年2月15日叶剑英题写报头的复刊号,随当天的纪念刊发售,售价5角,当天就被炒至10元,4年后在收藏市场上最高售价竟达25元。这类复制报的收藏价值就被普遍看好。当然,复制报要适可而止,切不可怀赚钱目的,有意扰乱集报市常

识别珍品复制报,说来复杂,但操作起来却十分简单:首先,原件是石印或铅印(油印报复制较少,也不易乱真),属凸版印刷,字迹深入纸背,有明显的凹凸手感。复制件是胶版印刷,属平面印刷类,没有凹凸感。喷墨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