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中的“著录”
发布时间 2014-03-24 浏览 51416 次
。过目者的著录书目大多以称赞真迹为主,很少对伪作或拙劣之作发表真知灼见,如元人周密在其《云烟过眼录》中说:“边鸾(中晚唐著名花鸟画家)五色葵花,花心皆突出,数蜂抱花心不去,活动精彩,真奇物也”“郭熙松石二幅,粗甚,恐非”“赵千里大双幅画范蠡西施图,恐未真”等,对于真品极尽奢华颂扬之词(周密本人未必是书画里手,“奇物”一词的确令人纳罕),而对拙劣之作的评论却犹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仅入皮毛(“粗甚”让人迷乱不知其所指,“恐非”“恐未真”的论断不知其依据所在)。

  收藏家所作的著录,其中的论述则比较凸显其行家功夫。宋代著名书画家兼鉴藏家米芾,在其《画史》中有一段有关书画材料的精赅之论:“绢素百片必好画,文制各有辨。长幅横卷,裂纹横也。横卷直卷,裂纹直,各随轴势裂也。直断不当一缕,岁久卷自两头苏开,断不相合,不作毛,掏则苏也,不可伪作。其伪者快刀直过,当缕两头,以旧生,作毛起,掏又坚韧也。湿染色栖缕间,干熏者烟臭,上深下浅,古纸素有一般古香也。”米芾从他本人的书画创作体会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