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宋代龙泉窑鉴别
下一主题:元代民窑钧瓷鉴定
我国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制造和使用陶器。早先陶器一般不施釉,少数施釉者也属于低温釉。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600-900℃,也有1000℃以上的。陶器具有吸水性,陶胎一般为红色、 灰色、土色、或褐色粘土。
原始社会的陶器一般根据它的色质可分为红陶、灰陶和彩陶。彩陶鉴定时,首先要对各文化类型陶器的主要特征有所了解,确认被鉴定的陶器属于何种文化类型,细心观察陶器的制法、器型、彩绘、图案花纹等各方面是否都符合该文化类型陶器的特点。
史前彩陶中马家窑、 半山、马厂等类型的厂家尤受藏家青睐。
马家窑类型(公元前3300-前2900年)的彩陶,多为细泥橙黄陶质,陶器表面打磨光滑,陶质坚硬,造型优美。大多使用黑彩,色彩单纯。其纹饰变化丰富,线条柔和流畅,构图变化多样,给人一种浑厚、坚实又细巧明快的艺术感觉。马家窑类型是彩陶史上的繁盛期,器型有壶、罐、瓶、钵、盆等, 纹饰常见的弦纹、波纹、漩涡纹、网纹、圆圈纹等。口沿施彩也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特点。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