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石鲁的《华岳松风》
下一主题: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
到南宋,缂丝超越实用工艺品的范畴,转向了纯粹欣赏性的艺术化的创作,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缂丝艺术发展史上,即令后世千年间也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缂品已能灵活运用损、构、结、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和参和戗等多种技法,能“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缂品大都摹缂唐宋名画家的书画,表现山水、楼阁、花卉、禽兽和人物,以及正、草、隶、篆等书法。缂丝作品的风格日趋写实,细致入微,形象生动;纬丝色彩不断增加,丝丝人扣,纹理匀细。明张应文《清秘藏》评价说:“宋人刻丝不论山水、人物、花鸟每痕剜断,所以生意浑成,不为机经掣制。”缂丝界出现了一批摹缂名人书画的大家,朱克柔、沈子蕃便是其中的翘楚。他们的作品,题材悉取院体绘画,根据不同的物象,选用适宜的丝线,灵活处理纬丝的松紧,表现画面形状的转侧起伏,缂技极为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