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了齐白石的绘画,同样鲜明地烙于他早期的竹木雕上。“那时雕花匠所雕的花样,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祖师传下来的一种花篮形式,更是陈陈相因。雕的人物,也无非是些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一类东西。我认为这些老一辈的玩艺儿,雕来雕去,雕个没完,终究人要看得腻烦的。”(见齐白石《自传》)他总在寻求师承外的创造。在掌握了师傅的看家本领平刀法后,就琢磨着使用圆刀法。平刀法进刀或直切或平削,雕刻出来的物象纯朴粗犷,但生硬缺少变化,如人物的衣纹,有时会显得像阶梯一般;圆刀法所雕之物,圆润流畅,富于立体感,尤能大幅提升人物的肌体和衣纹的逼真感。刀法的改进,令齐白石的木雕水准一下子提升了许多。对雕花的样式,他更是大胆创新。当时,农家果物、草虫虾蟹被人视为“粗野之物”,是不入画的,但齐白石眼中的这些东西却可爱无比,他大胆地将它们雕刻上了木器。于是,庄重的镇纸,出现了飞蚊、天牛、蚂蚱、甲虫;儒雅的笔筒,“攀”上了蜗牛、蜥蜴、松鼠;不起眼的拐杖,“爬”上瓢虫、蜜蜂、蟋蟀、螳螂、飞蝇;窗户的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