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国传山水画
下一主题:翡翠玉玺
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从嘉庆十八(1813)起,贡玉减半。道光时期停止贡玉,宫廷玉器生产衰微,玉器的质量与乾隆时期玉器相差甚远。但这一时期民间玉器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了,民间玉业相对繁荣。因此,从朝廷至民间的玉器收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尤其是社会中层的收藏行为得到很大发展。
一些热衷于玉器收藏的学者兼收藏家,还对所藏、所见或经手过的玉器进行研究,并著录成书。其中最为优秀的是光绪十五年(1889)了版的吴大〓的《古玉图考》,采用实物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古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还有瞿中溶的《亦载堂古玉录图》、端方的《陶斋古玉图》和陈性的《玉纪》等。
清末至民国时期,是中国玉器市场上一次空前繁荣的时期。1860年和1900年外国侵略军两次攻进北京,掠夺圆明园和清宫的玉器珍宝;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将宫中的玉器携出皇宫,这些玉器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玉器市场的重要货源。同时伪古玉及时作玉器也进入市场,对玉器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