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11-10-06 浏览 54367 次

陶瓷的发展和窑炉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窑炉的改进必然会促进陶瓷的发展。因此,纵观我国陶瓷展的历史,可以说每一次窑炉革新的突变时期,也就是陶瓷发展的飞跃阶段。

我国古代陶瓷窑炉火焰运动方式的发展是从升焰式发展到半倒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由不能控制入窑的空气量过渡到靠竖立烟囱或窑体的坡度来控制入窑的水空气量,这是一大飞跃。这样,就从低温氧化气氛下焙烧陶器进展到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瓷器。

浙江是我国龙窑主要发源地之一,起于战国,为我国由陶向瓷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并为东汉浙江首先烧制成功瓷器提供了技术基础。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221年),浙江绍兴富盛区就已出现龙窑。汉代以后,龙窑在浙江已广泛使用,仅上虞县境内就发现古代龙窑300处左右,其中有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40多处,三国(公元220年至265年)34处,西晋(公元265至316年)63处,东晋(公元317至420年)29处,南北朝(公元420至589年)10处,唐(公元618年至907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