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民间残损陶瓷文物修复
下一主题:“磁州窑系诸窑之冠”
(直径一米八的“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大盘” )
旨在为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筹款的“国宝献汶川”文物捐赠活动已处于始料未及的尴尬中。
一个个从民间捐献出来的藏品都自称价值动辄上亿,也都有专家和仪器的鉴定结果。“国宝”捐赠背后藏着哪些利益?
据怀疑,部分收藏者借此次活动将赝品“洗白”,从而让自己的其他藏品迅速“升值”。热情高涨的汶川县政府发现,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混乱的“文物江湖”。
【事件】
藏家所捐物品价值远超1.6亿
四川省收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伍义江在汶川大地震后,萌生了捐献收藏表达爱心的希望,今年4月,伍义江最终决定捐出的,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珐琅彩“花薰冠架”。
北京多名专家鉴定,并对这件文物做了“物理检测”,结果均认定为真。专家们认为,无论是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以1.2亿港元成交的花石锦鸡纹双耳瓶,还是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的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