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几千年来始于沉香的香道文化
发布时间 2014-06-05 浏览 50259 次
将其列为六种供养之一。

据史载,三国时期,闻香、品香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曹操曾寄书诸葛亮:“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香乘》记载:“晋武时外国亦贡异香,迨炀帝(即隋炀帝杨广)除夜火山烧沉香、甲煎不计数,海南诸香毕至矣”。

古代文人墨客甚至还把识香、鉴香、品香、制香、斗香和咏香作为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极受赞誉。比如,李白的“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李贺的“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李商隐的“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等诗句。特别是陆游在《夏日杂题》中的“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更把海南沉香作为了文人雅士抚琴熏香、吟诗作词的高雅行为。

香道文化源远流长据了解,沉香还是一种中药,古药书中对此曾多有记载,说焚沉香其熏烟可以使身体染上香味,而香灰还可作为治愈外伤的镇痛剂。

此外,沉香不仅具有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治久心痛、脾胃素弱之功效,而且还具有调节人体五脏、益精壮阳等功效。据《大明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