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之作,不能仅据印鉴而定。德化明清瓷雕大师的印鉴有一定的制式,因此,要熟悉不同大师印鉴的制式。而且,真正大师的印鉴反而常常显得模糊不清,若遇特别制式的印鉴且十分清晰者,须小心对待。在胎釉、制法均验证过之后,要特别考察作品的造型和神韵。明代大师的创作,人物比例非常准确,面相丰腴圆润,神情生动,仪态慈祥善良,刀法圆熟流畅,衣褶处理飘逸如真,几乎挑不出一处毛病;清代大师的瓷雕人物,上身稍显瘦削修长,面相以长圆居多,五官神韵也较明代稍逊。衣褶绶带的做法也有不同,明代是贴身的,到了清代,则改为悬空飘动,如行云流水,应该说是一种发展创新之举。仿品则最易在这些方面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