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愿”与“千古意”
发布时间 2014-06-11 浏览 49917 次

“千古愿”和“千古意”这两幅画是吕凤子先生1945年8月创作的。时日本帝国主义刚投降,国内大规模内战又将发生,人们在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更多地是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凤先生就是针对这种形势,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出发,立足本职,用笔墨记载这段历史。“千古愿”用写实造型和写意笔墨相谐的笔法剖析了局势,阐述了当局的既定方针和国内态势及人们的心态和期望。“千古意”是紧接着前者画的,阐述了一条千古以来的真理。背离民意就会沦为昙花一现的人物。由于这两幅画是在当局所在地“雾重庆”画的,当局不允许人们公开议论国事,更不允许有损当局的言论存在,故只能用隐晦曲折的形式来表达,但只要根据时代背景和题词,深入思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千古愿”题词“三十四年八月寇降后二日,千古愿凤先生辟山”。全图分上下两部分,上是指上层社会,阐述了当局的既定方针和国内态势。下是指平民百姓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和期望。

上部分阐明了三个问题:

一是当局的既定方针,见图正中央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