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陶瓷传统鉴定法的评
下一主题:汉代青瓷鉴赏
陶瓷鉴定中,准确判断器物的真伪、年代、产地或窑口是专业研究者的目标,但实践中却会出现各种情况。笔者推崇当今古陶瓷鉴定走“传统”与“科技”相结合之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利用科技手段采取有效的补充和论证。
传统鉴定对于古代真品陶瓷器往往在年代、窑口的判断上产生分歧,持不同观点者几年甚至几十年争论不休,难达共识。其实正确的结论永远只有一个。例如,一件古代青花瓷器,有人根据造型和纹饰认为是明代的作品;也有人依据用料与工艺,判断清代制造;一件哥窑器,有人认定是宋代真品,也有人认为是清仿。其实用肉眼看到的青花浓淡、釉色深浅都是由其所含元素的种类及比例决定的。面对类似问题,我们不妨采取科技方法得出准确定论,这其实是一个真赝问题之外的问题。而从客观角度讲,每一个朝代、每一个窑口在烧制陶瓷器时所用的原料(包括胎土、釉料和颜料)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古人不会有意为今人设下“陷阱”,也没有哪位古人会把宋、明的陶瓷用料留存到清代再烧成瓷器。同一时期制作的器物,用料基本都是相近的,没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