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木刻年画:从年俗到平常
发布时间 2014-07-06 浏览 50622 次
差。

  从前年画作者

  往往不署名

  这些年画,都是从前在过农历年时要贴的木刻画张。还有一种年画,是春节时用得多些,但内容并不限于春节,是一年四季都有得买,也合适一年四季都使用的。如五月五日南方有凭吊屈原、进行龙船竞赛的传统,就有了大小不等的“划龙船”常年挂年画。养蚕很流行的时期,有“蚕花姑娘”的年画。我还看到过一些较高水平的年画,如“姑苏万年桥”、“虎丘灯船”、“钟馗嫁妹”等,足可以反映当时的木刻年画水平。

  遗憾的是,因历史关系,传世的木刻年画并不多,很多已无法见到。

  如一些话本中的木刻插图,虽良莠不齐,但在清末时期,尤多好手。流失的一大原因,是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在当时恐人家看不起,所以水平再高也往往不具款,倒是生产作坊的商号,却印在下面。这种年画,如果在“文革”中,一方面要批判它的封建意识,毒害群众,另一方面,可能要表扬作者和印刷工都不留名,没有成名成家思想了。实际上,只是一个习惯,包括后期再好的年画,也往往不留名。我曾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