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的真伪鉴别
发布时间 2014-07-09 浏览 50482 次
和皮色,一般呈黄、灰或红褐色,其情况很似出土玉器上的侵蚀色。这些皮色,在红山文化做玉者看来,是玉料毛病,即所谓的瑕斑,在制作玉器前,几乎都要把它全部去除。笔者在鉴定一些伪作红山文化玉器时发现,造伪者为使新做玉器有如土中埋藏而形成的自然土沁感,常留下一些皮色。

  因其沁色,无论受沁的天然感、受沁部位还是深浅程度等几与出土真品玉器同,故鉴定时必须要把两者严格区分。两者识别的根本之处是其上的包浆或熟旧感的有无。依笔者经验,凡“红山文化”玉器留有玉料中的原沁色者,几乎都可断定为伪品。此外,伪作红山文化玉器,亦见一类所谓的“老玉新工”器,即作伪者用出土的大件或残破玉器,改做成若干小件“红山文化”伪品,且大多在其上琢饰纹饰,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因这类玉器是用旧玉器改做,其上的局部沁色和包浆等与真品很似,再加上纹图略作伪装,

  故其真伪一般鉴赏者很难区别。当然,在鉴定这类作伪玉器时,如能注意纹图底部及切口处与表面的新旧包浆情况的变化及其形体和工艺细微处是否有真红山文化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