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印本:古籍收藏的下一个亮点
发布时间 2014-07-25 浏览 51336 次
家陆昕说,石印技术传入后,一是翻印古籍,方便当时的人们学习考试用,它们的版本价值、经济价值还不高。一是用这种先进的印刷技术印制清末民初的东西,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它们的历史资料价值非常高,这是石印本收藏和增值的闪光点。其实,一些著名的藏书家也收藏石印本。谢国桢先生在《江浙访书记》中就说他以明崇祯刻张溥《七录斋集》六卷本换到1925年上海文瑞楼的石印本《吴友如画宝》13集26册。“知者以余为妄,不知者且以余为愚矣。”实际上,这套书描绘当时的市井风情和众生相,可谓淋漓尽致,惟妙惟肖,鲁迅先生也曾称赞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资料性。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春拍,这套书估价4000-8000元,结果以19800元成交。近代著名藏书家赵元方“文革”后要求退还被抄走的物品,曾手书一清单,其中石印本就有28部之多。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些石印本的收藏前景逐渐显现,人们开始注意到石印本的版本价值和资料价值,清末民初以石版影印的一批古代版刻和名人手迹,使今天的学人得窥珍椠秘籍的面容。比如郑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