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识别翡翠的七误区
发布时间 2014-07-27 浏览 49137 次

误区一:翡翠越老越好。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中心主任丘志力先生介绍,很多收藏者都讲究收藏“古玉”,但是翡翠的收藏并没有“古”“今”之分。翡翠在清朝时期才进入中国,而且当时由于翡翠原料不多而且鉴别能力差,所以年代比较久远的翡翠质地反而相对较差。

误区二:不变色的是A货。一些染色翡翠可以保持鲜艳的色彩长达10年至20年。而一些A货的翡红色或者翡黄色的翡翠反而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变色,主要是因为翡翠内部化学元素的变化。

误区三:绿色翡翠就是好。翠绿色的翡翠是A货翡翠中的上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翡翠都是绿色的,有一种翡翠由于受到铁质的浸染,会形成鲜艳的“翡”色。这样的翡翠如果透明度高、质地好,也很受市场欢迎。

误区四:工艺越复杂越好。“简单才是美”,很多质地上乘的翡翠往往被做成很简单的手镯或者戒面而不加雕刻;而一些有杂质或者裂隙的翡翠往往被能工巧匠雕刻成人物或者场景以掩盖天生之不足。

误区五:绿色越均匀越好。市场上往往会看到一些通体翠绿的翡翠,颜色鲜艳而且分布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