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宫廷古玉鉴赏
发布时间 2014-08-14 浏览 50860 次
玉,也要靠综合国力。明代军队退守嘉峪关,无法直接从和田玉产地得到材料,只能通过哈密王来购买。途经各地关卡由总兵把守,即使是送给皇帝的玉料都要扒层皮,把好的留给自己。

  玉料经过层层克扣,到北京时已“不堪用”,皇帝也无可奈何,只能从边角碎料里找找能用的。民间却正好相反,明代总兵墓中出土的玉器,用料上乘超过宫廷。

  因此,明代宫廷里的一些玉器镶嵌了宝石,一来为了显示宫廷的气派,二来就是掩盖用料不好,只能用宝石点缀。美丽的外表下,竟隐藏着明代国力的衰微、吏治的败坏,不知道当年佩戴的皇帝和后妃,心里有没有感到悲哀。

  国力飞跃满足乾隆爱好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并不太喜欢玉,这三朝的玉器很少,但到了乾隆时期,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嗜爱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体现在玉中。乾隆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极大,故宫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年制,精美者全为此时制作。

  乾隆时期社会经济繁荣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