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纹饰鉴识古玉
下一主题:研讨评估标准 翡翠玉
乾隆皇帝特制“御题诗”和“御识文”命人阴刻于器底。诗中说“义重无弃物,蠃他泣楚廷”,高度赞扬了玉工慧眼识良材的“高义”,可比古代的卞和。
玉器最重要的不是做工,而是设计,在大师眼中,任何材料都会变成精品,问题是你有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充满爱与创造力的心。
从琢磨中体验“以柔克刚”
很多人说“玉雕”,这个叫法不准确。玉在古代是不叫雕刻的,而叫“琢磨”。因为玉的硬度很高,大约在6—6.5,刀子划都划不动。这也是鉴别玉器的简单方法,如果你划得动,它就根本不是玉。这么坚硬的东西,却败在看起来极其柔软的东西手下,那就是“沙子”与“水”。这正符合了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以柔克刚”思想。“解玉沙”是特别细的砂子经淘洗研磨而成,与水混合后,滴在工具以及玉上,这时,即使你用一根细细的线,也能割开坚硬的玉。这就是《诗经》上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原始社会还没有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