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龙纹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4-08-16 浏览 50992 次
足兽的体形。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汉以前的龙纹就是单纯的龙纹,而这时期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龙纹常出现在璧上,佩上。汉代因螭虎纹开始盛行,龙纹渐渐就少了。此时龙角是出现在云纹耳后面,近似鹿角一样的长角,有的勾卷,还有的分岔后再分别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我们从图中的龙纹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汉代盛行的纹饰。

  魏晋至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所以研究玉器的古书中极少见到这一时期玉器的著录,几乎形成了断代期。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唐代玉雕图案完全摆脱了汉代式样,这时期玉雕注重神韵,龙纹也表现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