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辩伪准则
发布时间 2014-08-22 浏览 50377 次
言,包括它们身上除釉色本身而外的所有装饰,如刻、划、印、贴、塑、绘、釉上彩、釉下彩、写等等手法,如纹样、文字、款识(款识当然主要也是文字,主要指纪年款、堂号款等,而文字主要指诗文词赋,吉祥词句等)的内容与风格。这一方面面广量大,牵涉到许多实用的、装饰的、审美的、时代的乃至社会阶层的与民族的、民俗的问题。

从这三方面入手的方法归结于一句话,就是认准它们的“时代风格”。从正面分析,要看所仿所伪的货色与真品时代风格相去多远;从反面再分析,则要看这些防伪货色本身的时代风格。因为,防伪文物是人们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出现“赝鼎”的历史直溯于春秋之前,所以广义的文物概念,应包括这些防伪品。可是,针对某一时代、某一类或某一件文物而言,却有真品原件与赝品伪件的区别。如清雍正朝仿北宋官窑瓷瓶,无疑它属清代文物,但相对北宋官窑瓶而言自然又是一件伪品。这即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应获的结论。再例如,仿一件宋汝瓷,有南宋仿、明仿、清前三朝仿,清末民初仿,现代仿,自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它们的价值是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