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绘画史的“地域研
下一主题:绘画概况
在四川都江堰市玉垒山景区的大门墙壁上,嵌有“胜地寻踪”四个斗大的字,苍劲老辣,气势恢宏,我驻立欣赏良久。从落款得知是“赵××”书于“岁在乙丑”。在这古色古香牌楼衬托下,脑中随即闪出念头:题字的人大概是一位先贤吧。
后来,从媒体得知:赵先生不是作古的历史人物,而是仍健在的一位艺术家。我先前的揣度大概是受“岁在乙丑”的联想。因为这种纪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多用了。
我们知道: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我国古代分别拿天干和地支序列中的奇数和奇数,偶数和偶数相配,共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组,用以表示年的次序,周而复始。据了解,我国从公元前841年就开始用干支和当朝的帝王名号相对照并用,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都江堰二王庙内石刻的“深淘滩,低作堰”就注明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孟夏。也有不用干支直接写年号的,如范仲淹的《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