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籍的上、下限
下一主题:清季风行的石印古籍
要影印古籍,必须先把古籍摄影,然后制版印刷。因此,在摄影术没有发明并传入之前,我国出版古籍是不知道用影印这个方法的。但当时也有类似的方法,即把一部古籍照样翻刻。这在版本学上有个专用术语叫“覆刻”,也可以叫“影刻”,有时也叫做“仿刻”。但“仿刻”这个术语用得似不够稳妥,因为只叫“仿”,自可不必力求逼真,不如用“覆刻”、“影刻”来得确切。
宋元时人刻书是否有用覆刻这种方法,因为流传下来的宋元本太少,无从比对,已难弄清楚了。明代则确有覆刻之事。有一部元虞集的《道园学古录》,是明景泰时刻本,但字体、版式完全同于元建阳刻本,前人定为据元刻本覆刻,并认为是用元刻印本直接贴到书板上覆刻。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明代前期,元刻本还不像后来那么珍贵,为了刻书牺牲一部元刻本不见得会怎么心痛。但正由于当时还不甚珍贵元刻以至宋刻本,所以刻书时不一定要求保存宋元刻本的本来面目,往往宁愿脱离宋元本的字体、版式而重新写刻一通。以后,明嘉靖本多仿南宋浙本,但只是仿其版式,其字体则比较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