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油画修复过程(二)
下一主题:如何保存收藏的字画
1968年广西南宁遭受洪灾,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也没能幸免于难,大批的古字画、线装书等纸质文物遭受洪水浸泡。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这批文物没能及时处理,只是把文物从水中捞出堆放一处让其自然晾晒,四五年后工作恢复正常才着手处理。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存放,这批文物已面目全非,旧字画粘连、破损、板结、霉变的程度非常严重,其中数百幅旧字画变成了难以展开的“纸浆棒”,而且画幅的纸质已失去了原来的柔韧性,稍微用力就碎裂剥落。如何修复这批字画文物成了当时的大难题。
要修复这些字画首先就必须把粘连在一起的字画展开,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在尽量减少画面破损的前提下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纸浆棒”展开。凭借多年的装裱修复经验和多次的实验,我最后采取的方法是隔水蒸煮:用水蒸气气体使“纸浆棒”湿润并且软化,水蒸气气体的渗透力强,能加速纸张的软化并且不会让纸张的含水量过多,先在工作台上垫一张纸,把经软化后的“纸浆棒”放在上面,用手掌压住来回轻揉滚动。这样就可以让原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