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邓碧珊鱼藻瓷画辨伪
下一主题:从瓷器使用磨损痕迹谈
脱釉是指陶瓷表面的釉层脱离胎体的一种现象。脱釉的情况有全部或局部脱釉的,脱釉的陶瓷品种及窑口也比较复杂,范围也广,各种颜色釉瓷皆有脱釉现象。从时间上划分:通常是年代早的,相对脱釉就越严重;从区域上划分:中国南部、东南沿海地带的古陶瓷脱釉现象比北方重一些。从釉的烧成条件看:低温釉比高温釉脱釉现象及概率要高。如高温釉“黑釉”、“钧釉”的脱釉现象就少。
目前学术界普遍把脱釉的现象都归皆为“胎釉结合不好”。这句话的概念本来就含糊不清,也令人费解,脱釉结合不好是指结合不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因为同一窑口、同一品种的陶瓷因出土地不同,脱釉现象也不同,有的全部脱掉,有的保存很好。根据本人多年研究脱釉的陶瓷现象分析:脱釉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也是脱釉具备的主要条件:
一、陶瓷埋藏地土壤中所含的酸碱性矿物质的含量多少及湿度,取决于脱釉现象的轻重。
二、脱釉的陶瓷大多为低温釉。
三、是烧成后形成开片现象多的陶瓷。
四、年代越久的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