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邓碧珊鱼藻瓷画辨伪
下一主题:从瓷器使用磨损痕迹谈
第四、年代早晚的问题。实际上年代越久的陶瓷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基础上,脱釉才越严重,所以年代越近的陶瓷,脱釉现象就越少。但这一点也不是绝对因素。
我们初步了解了陶瓷的脱釉原理及现象,那么我们对脱釉的特征和特点要进一步研究,以便建立一个对真品脱釉现象研究的根据。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是我们研究鉴定文物的基本手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是我们研究鉴定文物的思维理念。对脱釉现象的研究,在中国陶瓷史上早已有之,唯缺乏对现象的微观研究,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脱釉的陶瓷,釉面通常仍有光泽度,不像做假、酸咬釉面似溶化发乌的现象。
2、脱釉的陶瓷釉层整体松散,即使在没有脱釉的地方稍加用力,即可刮掉釉层,赝品釉层没脱掉的地方通常则多坚硬。
3、脱得掉的釉层碎块呈较硬的大小片状或颗粒,有棱角,就像碎玻璃。经酸处理掉的开片则难有此现象。
4、发生脱釉的陶瓷层,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