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与鉴别古代玉器的困惑
发布时间 2014-09-29 浏览 50030 次

收藏难,难在辨伪识真。鉴定专家之间、收藏者之间、书画家与鉴定专家之间,就一件物品的真假经常发生口舌和笔墨之争,使得收藏人一头雾水,慨叹鉴定市场的混乱、险恶。我便是其中的一位。

由于喜爱古代玉器,想验证近年来鉴别能力的高低,近日,我挑选了二件藏品,并请国家权威鉴定单位和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玉器专家分别就玉质、沁色、年代等进行了识别,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两件玉器的具体特征如下:

出廓璧,高23.5厘米,宽14厘米,油脂光泽,和田青白玉,土沁,上透雕有螭龙、凤鸟、白虎造型,璧身下端沁色处长约8厘米的裂缝,乳钉纹,用V字形阴刻线联接,保存完好。

天禄兽,长约9厘米,高约8厘米,油脂光泽,和田白玉,身一侧褐色沁,有裂纹,底部刻“光武御制”小篆款识,刻工老旧,保存完好。

当初在购买这两件玉器的时候,我凭经验首先认为材质属和田玉,器形即使后仿,这样大的两块料也是不会吃亏的。

为进一步证实判断,我将两件玉器送到省金银贵金属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专门作了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