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与鉴别古代玉器的困惑
发布时间 2014-09-29 浏览 50033 次
,只能说是愚见,出廓璧议代为西汉,白玉天禄沁色自然,印章不清有待考证。”当问及造假者为仿造沁色,经强酸腐蚀后的玉器,经过盘磨能否显出玉色时,他回信说:“从照片上看无法判断是否用过强酸,凭本人经验用过强酸将无法恢复玉质。”随后,我对出廓璧局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磨,遂盘磨出照片上的样子。初步判断,玉器沁色非人为所做。

请教了南方的玉器专家,我又通过网络将两件玉器图片发给了北京的一位玉器鉴定专家,回答是:“仿品水平不高。”我进一步请教他:“两件都是仿品?对出廓璧,我通过五十倍放大镜看乳钉纹,上面的半圆圈是断刀纹一点一点分数次连接成的。这点常识我还是在看您在电视上鉴定玉童子的眼睛时学到的。”这位专家说:“那个兽是染色俄罗斯玉,玉璧是青海玉,跳刀可仿制。”当我又告知专家省检验站检验玉质的结果时,他这样回答:“青海玉、俄罗斯玉成分都和和田玉成分相同,检测多半不负责任。”

困惑之余,我将情况告知了南方的那位老师。他说:“可见目前的国内玉器鉴定十分混乱,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鉴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