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圆珠笔收藏小识
下一主题:陨石的种类
琥珀是远古时代松柏树脂的化石。古代松、柏、枫等树分泌的树脂经过地壳变动深埋地下,逐渐演化成晶莹、透明、体轻、质脆的有机质宝石,含碳、氢、氧。关于琥珀的形成,最古代的故事产生于希腊神话,后来被罗马诗人奥维特写进了《变形记》。琥珀时往往有植物树叶、小昆虫、水珠等,这充分证明了琥珀是地质时代植物分泌出来的脂汁埋在地下,经几万年时间自然形成,故有“千年银香万年珀”之说。
琥珀别名有育沛、虎珀、江珠、兽珀、顿牟,呈块状及钟乳形,原矿酷似牛肉干巴;呈红棕色、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体质轻,手捻即碎。从煤层挖出的叫煤珀,地下掘出来的称琥珀。叫法不同,但有同属一类。细分为西珀,色红,质地透明晶莹;南珀红色,稍有浑蚀,并有浮光;蜡珀,色纯黄;另外还有红松脂珀,蜜珀,油珀,血珀,花珀,石珀,物象珀,明珀,金珀,香珀。琥珀以鲜红透明而无裂缝者为贵。琥珀以内含昆虫者为难得,价格最高。1997年6月在波兰格但斯克市郊树木发现的一块琥珀,内藏估计是4千万前年的化石。这块珀琥宽3.7厘米,长5.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