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商代常见出土的商代玉璜仅有三分之一璧大小,弯弧两端有小孔,往往出于墓主领下,可能用于佩带,故有“佩璜”之称。由此人们推测商代玉璜是由玉壁改制而成的。商代起玉璜成为人们一种流行的佩带物,原来新石器文化时期的一般光素玉璜,无法充分显示出佩带者美化自己的意愿,又不能区别佩带者的地位、身份。因此,商周时期的玉璜在饰纹和式样上开始出现多样化,以满足各层次爱玉者需要,人形璜、鸟形璜、鱼形璜、兽形璜等,就是商周时期玉雕艺人所创新品种。春秋玉璜既有片状无纹的,也有细密繁缛的纹饰,少数上下边有小凸体。这是商周器物上出脊风格的延续,但更圆熟。少数玉磺中间的分隔线,是后来对称性玉器的开端,所以说春秋玉器承商周启战国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是一个颇有特色的中间体。战国时期玉磺有多种,有双龙首璜、谷纹璜、龙风纹磺等,纹饰都极其精美。出现镂雕玉璜,多为变形龙纹,如洛阳金村出土的器物已流失海外,非常可惜。唐代以后玉璜渐渐消亡,取而代替的是各种玉佩饰品。
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