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古玉和出土古玉的鉴别
发布时间 2014-11-07 浏览 49379 次

传统的古玉是指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末期,经正式或非正式发掘出土的和历代官府及民间流传于世的玉器。传世古玉与出土古玉相比,不仅从数量、款式、玉种、质量上大为逊色,而且还掺杂着许多制玉商和古玩商为谋求高额利润而制作的伪古玉。使人真伪难辨,无所适从,从而降低了传世古玉的可信性和科学性。对古玉的辨伪与鉴定,已渐趋成为收藏家、文博古玩家及爱好者的迫切要求。

传世古玉 玉器在相当长的岁月中,经受空气中氮、氧和二氧化碳的“呵护”,以及玉器在人们的摩挲中,常年受人体汗水中的氯化钠、微量尿素及碳酸等无机化合物的侵蚀,其外表逐年产生了蜡样光泽的氧化膜,俗称“包浆”。这种光泽柔和自然,温润光亮。同时,有一些古玉因收藏封存等原因,虽没产生蜡一样的包浆,但温润内含,似有一层皮壳笼罩。笔者认为,凡是“浮光掠影”的玉器,绝对不可能是古玉。所以,凡是在鉴定辨伪传世古玉时,利用光线对玉器的折射,便能对玉器的新旧加以区别。这是笔者最近几年所总结的鉴定经验。面对一些利用老玉改制、旧玉新雕以及后琢纹饰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