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古玉和出土古玉的鉴别
发布时间 2014-11-07 浏览 49382 次
铭款等的玉器,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是看其玉器的包浆是否熟旧。其次再看玉的器型、纹饰与其玉种的颜色,是否符合其当时的时代风格。另外,再看器型是否完整、规矩,纹饰分布是否得体等。总的来说,新雕部分哪怕是作伪高手,只要加以仔细辨别,其中必有破绽。

出土古玉 玉器在墓穴或遗址中,经受百年乃至几千年土中的金属矿物元素的侵蚀,由玉表渗入肌理,逐步产生了沁色。这种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玉肌,瑕疵皱裂处尤为明显。而不同的地域,甚至不同的环境,其沁色有着迥然不同的色差。一般来说,燥土之斑干结,湿土之斑润泽;干结者色常鲜明,润泽者色终黯淡;有土斑并有瘢痕者,大都为沙土坑,无土斑而有瘢痕者,大都是水坑。也就是“近水则湿,远水则燥”之说。

玉器在土中常年受地下金属元素的侵蚀,会产生不同色彩的沁色,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黑沁。是玉器在墓穴中受土中所含铅或铁等金属元素的长期侵蚀逐年产生的一种沁色,俗称“黑漆古”。

血沁。玉于墓穴中受尸血浸侵,逐年产生暗红色,名为“枣皮红”。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