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仿”与“辨”的魅力
发布时间 2014-11-25 浏览 49455 次

仿古玉有悠久的历史,古法与现代虽然仿造的方法不同,但效果相近。因为是“造假”,仿造者都不愿意出头露面,仿造的工艺也讳莫如深,常会因世乱、灾荒等原因而失传。明代高濂说: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或淡墨色玉,如式琢成。说明古时候是从选料、依样仿造上先下手。清代陈氏记述:宋宣和、政和间,玉贾赝造,将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罨之,其色深透,红似鸡血,揭示了古代染色的方法。仿造者对现代方法也保密,据资料介绍,现代作伪方法大致如下:

1.酸性作旧:用氢氟酸、硝酸加红色碱性橙、朱砂、黄色高锰酸钾、黑色硫化汞;用牙科粉做灰皮或用环氧树脂加磷苯二钾酸、二丁脂、乙二胺涂抹烘干、打磨。

2.热烧作旧:涂氢氧化钠,闷两天即烧出鸡骨白。

3.碱性作旧:黑用硫化汞、黄用三氧化铁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硅酸钠,再加猪油进高压釜(80至120大气压 160℃至200℃),4天出来有玻璃光,皮壳吃得深,可仿战国汉器。做旧程序是,先加温、冷却成裂,再敷色(碱性橙、碱性绿、硫化汞、氢氟酸、硝酸、高锰酸钾、铁红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