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青花瓷制瓷工艺与技法创新
发布时间 2014-12-16 浏览 60484 次
淡雅,无结晶斑现象。它与成化早期官窑使用进口苏麻离青,中后期改用江西乐平的陂塘青(平等青)的传统说法是相互映证的。但有学者根据对部份成化官窑青花标本的测试发现Fe2O3/CaO和MnO/CaO比值偏低,由此推断此类青花与元代所用高铁低锰型青花色料不同,是“进口回青和国产料混用的结果,这也是色料使用上的创新”这种判断值得商量:无论从传世或出土的成化青花作品来看,尚未发现有“兰中带紫”的回青发色现象,此为疑点之一;其二,关于回青的使用情况,明代文献记载很明确。王世懋《二委酉谭》:“我朝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至成化间所烧,尚五色,炫烂然。而回青未有也。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王当)(有权势的宦官)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伪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嗣是阖镇用之。”此段记载明确指出,成化时期青花不用回青料,到正德时才做为一种名贵青料用于青花瓷烧造。王世懋,字敬美,江苏太仓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隆庆朝分守南康

、九江。他对时隔不远的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