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器分类
下一主题:投资书画:选自已感兴
清代玉礼器则出现了朝珠和翎管等新器型。
图1 西周晋侯玉佩饰
璧与琮
璧为圜形器,中有小圆孔,最早出于良渚文化墓葬,沿袭至清,汉代最为盛行。按文献记载,「肉倍于好谓之璧」,也就是小孔圜形器的意思。璧用于祭天、瑞信、聘礼、馈赠、殓尸等等,其功能多种多样。史前玉璧光素无纹,体量较大,孔小。殷妇好墓出土12件玉璧中仅一件饰同心圆阴线,共三区,每区三道阴线。春秋之后玉璧变化迭起、层出不穷,如饰涡汶、云纹。战国出现卧蚕纹、蒲纹,二区、三区饰龙凤纹及谷纹;蒲谷纹始见于西汉后期。汉璧锦上添花,附出廓饰,繁华精巧,令人目不暇接。隋唐以后璧进入衰落期,难有建树。
琮亦有礼地、祀神灵、瑞信、殓尸等多种功能,其造型为外方内圆高矮柱管式,与文献、碑记上的琮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