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昌先生对玉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5-01-20 浏览 50503 次
沙土物也;无土斑而有瘢痕者,水坑物也。西北亦有湿土,东南亦有燥土。近水则湿,远水则燥也。”王心瑶《玉纪补》不仅告诉我们如何识别各地的沁色,而且还告诉我们几种玉器做旧方法和所制玉器的颜色特征:

  (1)将玉件用火烧烤,使其颜色发白,如古玉中的鸡骨白色。王心瑶称这种方法制成的玉器为“伪石灰古”。同真石灰古比较,它上面有火烤的细裂纹,真的上面没有。

  (2)把活羊腿割开,植入小件玉器,用线缝好,几年后取出,玉上有血色细纹,如同传世旧玉上的红丝沁。这种方法做的旧玉,王心瑶称为“羊玉”。同真传世古玉比较,“羊玉”显得干涩,“不如真者温静”。

  (3)将玉器放入刚杀死的狗腹中,缝好入土数年,玉的表面会产生土花、血斑,王心瑶称之为“狗玉”。但这种玉器带有新玉的颜色和琢过的痕迹。

  (4)用质地松软的玉或石性较大的玉和玉皮,制成器物,然后用乌梅水煮,时间长了玉质松软处被乌梅水搜空,然后再用提汕法上色,冒充“水坑古”,王心瑶称这种玉为“梅玉”。但梅玉的沁色看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