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石雕的历程——隋唐五
下一主题:石雕的历程——辽金元
石刻经幢多立于佛殿之前,因而对衬托华丽庄严的佛教建筑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其造型之美与佛塔皆在伯仲之间。从唐代起,经幢就逐渐采用多层形式,还以须弥座与仰莲承托幢身,雕刻也日趋华丽。五代至末经幢建筑发展达到鼎盛阶段,现存之宋代诸石刻经幢,最著名的是河北赵县宝元年建造的经幢。整座石刻经幢造型俊健华丽、繁简相间的细部装饰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细腻的雕刻形象和华美的构图水乳交融,不愧为西方艺术与民族传统风格样式合璧造化的典范。
末代的佛教石窟艺术不及前代雄伟壮观,其光辉的成就是表现在现实主义的加强,思想感情的深刻,世俗生活气息的浓厚,以及雕刻原技艺和形式皆有创新。与前代不同的是,雕刻作者的姓名多有与其作品共存的现象。雕刻家的性格才艺及创作过程也散见于史书,这表明社会各界对雕刻艺术及其创作者有所重视,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艺术家本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