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品层出几乎可以乱真 谨防被假古玉“咬了手”
发布时间 2015-03-14 浏览 50300 次

中国人爱玉自古有之。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文化特征,得到一块历经传承的古玉是不少收藏者的梦想。但如今市场上的玉器却是假货泛滥,而且一些现代化的技术为制假者利用,制出的假玉几可乱真,收藏者极易上当。因而初入此行的藏者在“觅宝”时,应首先学好相应的历史知识,了解古玉的造假手段。

传统工艺作伪

传统工艺多用于十几年前,主要是将仿旧玉器制成成品后,进行抛光,放到梅杏干水中熬煮几天。由于水中呈酸性,玉会被腐蚀出麻点;然后取出,表面涂以相应的色彩,再上火烘烤,颜色便会浸入玉石内部。此时再放入油锅或蜡锅中浸油,于是一块仿古玉便基本制作完成了。

若想再进行深加工,可将其埋入地下,并时常浇水,一年后取出,效果会更好。

玩过玉的人知道,玉器在人的把玩过程中,会变得更加润滑,富有灵气。为了得到这一效果,他们便用麦糠揉搓、皮肤磨蹭等方法,使其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