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折扇:收藏界中的潜力股
发布时间 2015-03-26 浏览 50192 次

提起扇子,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古今注》记载:“舜广开视听,求贤人自辅,作无明扇,此之始也。”由此可见,我国早在虞舜时期就在使用扇,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扇面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自古是文人雅士展示其身份的象征。伴随着扇面艺术与中国绘画及书法技艺的发展,扇面作为独特的演绎方式,浓缩了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面画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扇子在古代的别称“摇风”、“凉友”,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吟咏扇子的诗文。文献记载,以东晋王羲之书“老媪扇”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先。史载王羲之曾在团扇上画小人物,其子王献之题有《为桓温书并画乌牸驳牛扇》的作品。在扇子上题诗作画,大概是纨扇摺扇出现以后的事。过去流行的《班婕好歌》:“新制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栾似明月。”只提到利用绢素之类的丝织品制作扇子,并未说明上面有无字画。唐代诗僧皎然在《送邢台州》的诗中写道“他时画出白团扇,乞取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